宿金庭观(在嵊县东南七十二里)

羽客相留宿上方,金庭风月冷如霜。
直饶人世三千岁,未抵仙家一夜长(《嘉庆浙江通志》二三一《寺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道士(羽客)留宿在金庭观的夜晚体验,通过对比人间与仙家的时间感受,展现了道教文化中超凡脱俗的意境。

前两句写实景:道士在道观留宿,金庭观的夜晚风寒霜冷。"风月冷如霜"既是实写秋夜凉意,又暗喻仙家境界的清冷高远。后两句突然转折:就算人间活三千年,也比不上在仙境的一夜漫长。这里用夸张的数字对比(三千岁vs一夜),颠覆了常规的时间认知——不是仙家时间更短,而是更"长",暗示仙家一刻的体验胜过人间千年。

诗人用"温度"(冷如霜)和"时间"(三千岁/一夜)两组意象,把玄妙的修仙体验转化成普通人能感知的对比。这种写法既保留了道教的神秘感,又让读者能直观体会到:修仙追求的并非单纯长寿,而是生命质量的彻底升华。金庭观的寒夜不是凄冷,而是一种纯净、永恒的象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