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竺寺堂前独坐

风舞花旛万缕轻,石炉香冷一灯明。
坐来耳目身心静,仿佛慈云礼纖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寺庙中独坐时的宁静体验。

前两句写景:风吹动寺庙前的花幡,像千万缕轻纱飘舞;石头香炉里的香已冷却,只剩一盏长明灯静静亮着。这里用"风舞"和"香冷"的对比,既表现了动态的美感,又烘托出寺庙特有的清幽氛围。

后两句写感受:独坐时耳朵、眼睛和整个身心都安静下来,仿佛能听到慈悲的云彩中传来细微的诵经声。"慈云"这个意象很妙,既指真实的云,又暗喻佛法的慈悲;"礼纖声"则生动表现了那种似有若无的诵经声,让人感受到超脱尘世的宁静。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闹中取静"的禅意。明明有风在动、幡在飘,但人心却能在这动态中找到极致的平静。诗人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让我们体会到:真正的宁静不在环境的绝对安静,而在于内心能否在纷扰中保持澄明。这种"动中见静"的意境,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的精神境界。

顾逢

宋吴郡人,字君际,号梅山樵叟。学诗于周弼,名居室为五字田家,人称顾五言。后辟吴县学官。有《船窗夜话》、《负暄杂录》及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