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日同登大慈寺楼得远字
重楼得云气深隐,户牖谁能发关键。
楼下轮蹄涣散驰,行人一顾不容返。
好游独是我辈闲,褰衣直上相推挽。
层轩危槛倚欲遍,更假胡床同息偃。
西南繁会惟此都,昔号富饶今已损。
填城华屋故依然,孰为君王爱基本。
茫茫八表聊纵目,情知日近长安远。
白云浩荡飞鸟没,玉笙凄凉红纷晚。
染王吹台得李杜,黄公酒垆醉嵇阮。
高峰千载凛莫攀,与世相济徒混混。
荷衣蕙带芙蓉裳,野服犹堪敌华衮。
去梯熟复共君谋,杀马毁车从此遁。
楼下轮蹄涣散驰,行人一顾不容返。
好游独是我辈闲,褰衣直上相推挽。
层轩危槛倚欲遍,更假胡床同息偃。
西南繁会惟此都,昔号富饶今已损。
填城华屋故依然,孰为君王爱基本。
茫茫八表聊纵目,情知日近长安远。
白云浩荡飞鸟没,玉笙凄凉红纷晚。
染王吹台得李杜,黄公酒垆醉嵇阮。
高峰千载凛莫攀,与世相济徒混混。
荷衣蕙带芙蓉裳,野服犹堪敌华衮。
去梯熟复共君谋,杀马毁车从此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闲适文人登高望远的场景,通过对比城市的变迁和自然的永恒,表达了超脱世俗的情怀。
开头写高楼被云雾笼罩,暗示一种朦胧超然的意境。楼下车马行人匆忙,而"我们"这些闲人却悠然登楼,形成鲜明对比。众人互相搀扶登上高楼,甚至搬来椅子休息,画面生动有趣。
中间部分笔锋一转:西南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市如今已衰落,虽然华屋依旧,但根基已动摇。这里暗含对时局的感慨。当众人极目远眺,发现长安(象征权力中心)看似很近实则遥远,白云飞鸟的自由更令人向往。
接着用历史典故:李白杜甫曾在吹台吟诗,嵇康阮籍在酒垆畅饮。这些放达不羁的文人雅士,他们的精神高度后人难以企及。诗人认为与其在俗世随波逐流,不如穿上荷衣蕙带(隐士服饰),这份质朴反而胜过华贵官服。
最后以决绝的姿态收尾:商议着毁掉登楼的梯子,杀马毁车,表达彻底远离尘世的决心。这种夸张的想象,凸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全诗在登高赏景中穿插历史追忆,用都市衰败反衬自然永恒,最终落脚到隐逸之志。语言流畅自然,用典恰到好处,把文人雅趣和超脱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薰
李薰,生平不详。按其诗称王钦若、吕大防等人已故,又有诗作于“丙寅岁”,即高宗绍兴十六年(一一四六),则当为高宗时人。今录诗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