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刘習之见赠
先天奥学果何傅,造化机缄存阖闢。
精微惝恍入神范,天地谓可俄而测。
奥从二画抉秘蕴,乾元庶物因首出。
阳推阴荡六子成,致用坎离为月日。
天人相与妙难诘,斯道岂容秦火息。
九家分派流愈远,纬纤纷纷非所及。
韦编三绝系圣经,微言尚切明作述。
我生苦晚心好古,谩索图书考龟策。
浩如烟海无津涯,自哂蓬心窥至赜。
众言淆乱折以理,是非安敢决诸臆。
吉凶前定信可推,人事堪怜空役役。
优游姑乐环中趣,默参经世用皇极。
较量得失心自知,议论无用形于笔。
观君气宇元静定,何虑不优入圣阈。
不鄙谓予可相友,愿凿浑沌以报德。
精微惝恍入神范,天地谓可俄而测。
奥从二画抉秘蕴,乾元庶物因首出。
阳推阴荡六子成,致用坎离为月日。
天人相与妙难诘,斯道岂容秦火息。
九家分派流愈远,纬纤纷纷非所及。
韦编三绝系圣经,微言尚切明作述。
我生苦晚心好古,谩索图书考龟策。
浩如烟海无津涯,自哂蓬心窥至赜。
众言淆乱折以理,是非安敢决诸臆。
吉凶前定信可推,人事堪怜空役役。
优游姑乐环中趣,默参经世用皇极。
较量得失心自知,议论无用形于笔。
观君气宇元静定,何虑不优入圣阈。
不鄙谓予可相友,愿凿浑沌以报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刘習之赠诗的回应,主要探讨了宇宙人生的深刻哲理,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道德修养的追求。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宇宙奥秘的探索
开头部分讲的是宇宙运行的规律("造化机缄")深奥难懂,但通过《易经》的阴阳变化("阳推阴荡")可以窥见一二。作者认为这些道理精妙难测,连天地万物的奥秘都可能被瞬间领悟。
2. 学问传承的感慨
中间提到秦始皇焚书坑儒("秦火")差点让这些真理失传,后来各种学派兴起但越来越偏离本质。作者说自己生得晚但热爱古代智慧,努力研究典籍却感觉知识像大海一样浩瀚无边,自己像蓬草一样渺小。
3. 人生智慧的思考
作者认为面对众说纷纭的观点要用理性判断("众言淆乱折以理"),虽然命运早有定数("吉凶前定"),但人们还是徒劳奔波。他主张保持超然态度,默默体会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默参经世用皇极")。
4. 对朋友的赞美与回应
最后称赞朋友气度沉稳("气宇元静定"),完全有成为圣人的潜质。感谢对方愿意与自己交友,表示要以"凿浑沌"的典故回应,意思是愿意和朋友一起探讨深奥的道理,互相启发。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把抽象的哲学思考写得生动形象,比如用"浩如烟海"形容知识广博
- 表现出学者谦逊好学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 结尾对朋友的回应既真诚又充满智慧,用典故表达深厚情谊
- 整体透露出一种看透世事却不消极,依然积极求索的人生态度
诗中"凿浑沌"的典故特别有意思,出自《庄子》,讲的是有人给混沌凿七窍反而害死了它,这里反其意而用,表示要和朋友一起打开智慧之门,体现了真正的友谊能让人共同进步。
王文孙
王文孙,王曾后裔,曾官通判。事见《方是閒居士小稿》卷上《上王通守传易数》题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