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西湖边的隐逸生活图景,充满闲适淡雅的韵味。
前两句"云巢望断望西湖,竹护梅藏隐士居"像电影镜头般由远及近:诗人从云雾缭绕的山间(云巢)远眺西湖,视线穿过翠竹掩映的小径,发现梅林深处藏着隐士的住所。这里的"望断"二字用得巧妙,既写视线被云雾阻断,又暗示眺望时间之久,透露出向往之情。
后两句"芬草绿深春盎盎,客来同揽一山孤"转入近景特写:芳草萋萋、绿意浓得快要流淌出来,整个画面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这时有客人来访,主客一起登高远眺,将整座孤山的美景尽收眼底。"一山孤"既是实写西湖孤山,也暗含隐士清高孤傲的品格。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诗人用"竹护梅藏"来形容隐士居所,仿佛连植物都在守护这份宁静;而"同揽"二字则让读者感受到分享美景的快乐。语言清新自然,就像春天的西湖水一样清澈透亮,让人读来心旷神怡。
梅窗
梅窗,疑非本名,在《回文类聚》中与纡川相次。今录诗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