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一起登虞山乾元宫避暑的闲适时光,展现了自然美景中的心灵共鸣。
首联"尘嚣咫尺愧山林"用城市喧嚣与山林宁静的强烈对比,凸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胜日追凉得共临"则点明这是一次愉快的集体避暑活动。
中间两联通过具体景物展现登山乐趣:"千里江湖"的壮阔视野、"松竹"环绕的雅致环境,让人心旷神怡。"清风生秋意"的细腻感受与"小酌到夕阴"的闲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品味。
尾联最有意境:归途中的蝉鸣填满山谷,诗人倚着车盖轻声吟诗。这个画面既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又透露出诗人意犹未尽的雅兴,将整日的愉悦凝结成一个诗意瞬间。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视觉(江湖、松竹)、听觉(蝉声)、触觉(清风)等多重感官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没有刻意说理,而是在景物描写中自然流露出超脱尘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展现了宋代文人典型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孙介
(1114—1188)越州馀姚人,字不朋,号雪斋野叟。孙畴弟。幼随兄入郡庠,受业于胡宗伋。兄卒,从友厉德辅肄业于紫溪。既冠,授书自给,益发愤求学,至老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