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家工部仞千 其三

丝竹逢君写素心,高山流水有知音。枝因许借仍栖枳,花到亲探便入林。

文字有灵能赤绿,诗书无劫可浮沉。春风若释虞翻恨,始信名山酝酿深。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同时透露出对文学艺术永恒价值的信念。

前两句用"高山流水"的典故,说遇到知音时音乐最能表达真心。就像伯牙子期的故事,知音能听懂琴声里的心意。

三四句用比喻手法:像鸟儿借树枝暂栖(枳树),像寻花人深入花林。暗指自己暂时寄居他处,但有知音相伴就像找到归宿。

五六句说好文章自有生命力("赤绿"指色彩鲜活),真正的诗书经得起时间考验("无劫"指不怕岁月磨蚀)。这是对文学永恒价值的肯定。

最后两句用虞翻的典故(三国学者被贬后专心著述),说如果春风能化解怀才不遇的遗憾,那一定是因才华在岁月沉淀中更显珍贵。"名山酝酿深"比喻真正的成就像美酒,需要时间沉淀。

全诗用音乐、自然、酿酒等日常意象,把"知音难得""文章不朽"这些抽象道理说得生动可感。诗人把对友情的感激、对文学的信念,都融进了春风花林这些美好的画面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