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宫瓦歌(自注:文曰“长生未央”。)

甘泉汉宫遗古瓦,何年弃掷荒陇下。
泥沙埋没风雨剥,谁人物色求诸野。
阿兄游宦西入秦,嗜奇好古搜沉沦。
西京文字传绝少,何意长生四字完形神。
周围一尺有二寸,水清翡翠光鲜新。
非篆非隶含古意,不雕不琢归元淳。
欧阳《集古》见未到,刘攽博雅谁探真。
二千馀年复宝重,转忆飞廉太乙俱成尘。
当涂铜雀非侪偶,历十四朝真可久。
宝器逾晦逾光明,肯让漳河片瓦传不朽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块汉代甘泉宫的瓦当(古代屋檐上的装饰瓦),主题是"怀古"和"珍视文物"。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

1. 发现古瓦(前8句)
诗人先描写这块汉代瓦当被遗弃在荒野,历经风吹雨打。直到他爱好考古的哥哥在陕西做官时,意外发现了这块刻着"长生未央"(寓意永远昌盛)的完整瓦当。这里用"泥沙埋没"到"光鲜新"的对比,突出文物重现的惊喜。

2. 赞美古瓦(中间8句)
详细描写瓦当的特点:直径一尺二寸,像翡翠一样润泽,文字风格古朴自然。特别指出连宋代著名学者欧阳修、刘攽都没见过这样的珍品。通过对比汉代宫殿已成尘土,更显出这块瓦当的珍贵。

3. 感慨文物价值(最后6句)
将这块瓦与著名的铜雀台瓦作比较,认为它更珍贵。提出真正的宝物就像这块瓦一样,时间越久越显珍贵,甚至比漳河出土的铜雀台瓦更有历史价值。这里表达了"真正的文物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哲理。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通过一块瓦当的故事,表达了三个层次的情感:发现文物的惊喜、对文物艺术价值的赞叹、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人没有用太多华丽辞藻,而是用"非篆非隶""不雕不琢"这样直白的描述,反而让读者更能感受到文物本身的质朴美。最后将瓦当与著名文物对比,更凸显了"平凡之物也可能承载厚重历史"的深刻见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