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采药歌

黄山青兮峛崺,三十六峰兮森起。
草芸芸兮金吐华,石浥浥兮玉成髓。
若有人兮薜荔衣,掬芳润兮凌险巇。
朝撷英兮岩窦,夕揽秀兮溪湄。
招浮邱兮为侣,岂刘阮兮自迷。
疗膏肓兮下土,陪轩辕兮与归(《黄山志定本》卷六)。

现代解析

这首《黄山采药歌》描绘了一位隐士在黄山采药的超凡生活,充满仙气和自由感。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一、黄山的奇幻舞台
诗人用"三十六峰"勾勒出黄山群峰林立的壮观,而"草吐金花""石渗玉髓"的描写让山间草木岩石都闪着珍宝般的光泽。这种夸张手法把黄山变成了一个遍地灵药的仙境,为后文采药人出场做了铺垫。

二、采药人的神仙生活
主角穿着藤萝编织的衣裳(薜荔衣),整天在悬崖溪边采集药草。早晨在岩洞摘花,傍晚在溪边采药,这种作息完全融入自然。"招浮邱为伴"的典故(浮邱是传说中黄帝的炼丹师)暗示他不是普通采药人,而是追求长生的隐士。最有趣的是他看不上刘阮(误入仙境的凡人)——这个对比凸显了采药人主动选择隐居的清醒。

三、隐藏的深意
结尾"疗膏肓""陪轩辕"透露玄机:表面采药治病,实则暗指用仙药医治世人的愚昧(膏肓喻根本病症),最终像黄帝(轩辕)那样得道升仙。这种将采药与修道结合的双关写法,让普通劳动有了超凡脱俗的意味。

全诗用明快的楚辞体(带"兮"字的句式),像山歌般朗朗上口。通过采药人的日常,展现了中国人理想中与自然合一的修行生活,比单纯描写风景更引人入胜。

汪雄图

徽州休宁人,字思远,一作致远。博学强记。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历峡州、建昌军教授,以明经讲学。所居据平坡植李,从学者筑室其旁,因号李坡先生。有《李坡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