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功成身退、回归自然的闲适生活,展现了淡泊名利的高洁品格。
前两句用"江上筑台""堂上虚白"勾勒出远离尘嚣的居所,就像现代人在郊外建别墅追求宁静。"遗世尘"和"见天真"点明主人公已摆脱官场束缚,找回本真自我。
中间四句形成巧妙对比:先回忆"丹心许国"的壮年抱负,再展现"皓道还家"的洒脱现状。就像职场人退休后,从拼命工作转为莳花弄草。用水边的香草(茝蕙)和雪中青松(松筠)比喻主人公品格,既柔美又坚毅。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在清平时代主动辞官(解绂)不是逃避,而是像古代贤人那样选择更有尊严的生活。这让人联想到现代人追求"提前退休"的生活哲学,强调精神自由比职位更重要。
全诗用自然景物烘托心境,将退休生活写得充满诗意。它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不仅在于奋斗,也在于懂得适时放下,在平凡中保持高尚情操。这种智慧对忙碌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吕溱
扬州人,字济叔。仁宗宝元元年进士第一。历知制诰、翰林学士,尝疏论宰相陈执中奸邪。神宗时知开封府,精识过人,辨论立断,豪恶敛迹。官终枢密直学士。卒年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