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蛮凯歌十二首寄胡总制梅林公 其十

面縳蛮王就槛车,垂头畏死乞须臾。
自矜跋扈沧溟窄,此日翻为釜底鱼。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画面感讲述了一个蛮族首领战败被俘的故事,传递出"嚣张一时终遭报应"的道理。

前两句像电影特写镜头:蛮王双手反绑被押上囚车,往日威风全无,像泄气的皮球一样低头求饶,连多活片刻都成了奢望。这种反差强烈的画面让人直观感受到战败者的狼狈。

后两句用两个精妙比喻形成强烈对比:蛮王曾自比展翅大鹏,觉得整片大海都容不下他的嚣张;如今却成了锅里的鱼,任人烹煮。这种从"海阔天空"到"锅底挣扎"的转变,把狂妄者最终自食恶果的结局展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最妙处在于用"釜底鱼"这个家常比喻,把抽象的政治博弈变得具体可感。就像我们看到红烧鱼时不会想到它曾经在水里多威风,诗人用厨房里最常见的场景,让读者瞬间理解了这个蛮王从霸主沦为阶下囚的戏剧性命运。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