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陈刚父见简韵

读书知姓名,心死蜚貌敬。
昭回不在小,中天揭西柄。
空山三木榻,绿满风雨径。
岁寒毋忘我,细意匡山咏。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几个简洁的场景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深刻理解和自我坚持的决心。

首句“读书知姓名”,直接点明了读书的重要性,读书不仅能让人认识世界,还能让人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这句话强调了知识的力量。

“心死蜚貌敬”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面上的尊敬和礼貌可能并不真诚,只有内心真正领悟和敬畏知识,才是真正的尊重。这里用“心死”来形容内心的彻底转变和觉醒。

“昭回不在小,中天揭西柄”用天文学上的比喻,说明真正的学问和智慧不是微不足道的,而是像北斗七星那样指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里强调了学问的广博和深远。

“空山三木榻,绿满风雨径”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充满生机的读书环境。空山中的木榻象征着孤独而专注的读书生活,而绿意盎然的路径则暗示了读书带来的成长和希望。这句诗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读书带来的内心宁静和满足。

最后一句“岁寒毋忘我,细意匡山咏”是对自我的提醒和激励。即使在寒冷的岁月里,也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和追求,要细细体会和吟咏匡山(象征高远的志向)的精神。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我坚持和追求卓越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坚持的坚定信念。它鼓励人们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保持初心,不断前行。

黄文雷

黄文雷,字希声,号看云,南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辟为酒官。舟归次严陵滩,溺死。有《看云小集》。事见明正德《建昌府志》卷一五。黄文雷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及《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