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丁大全 其二

移溪实壑误明君,惊动沿江十万军。
幸是不沈湘水死,有何面目见灵均。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丁大全这个人物的不满和批评。

首句“移溪实壑误明君”,意思是丁大全像把溪水移到山谷里一样,做了很多无用甚至有害的事情,误导了明智的君主。这里的“移溪实壑”比喻丁大全的行为是错误的、徒劳的,而“误明君”则是指他的行为对君主和国家造成了不良影响。

第二句“惊动沿江十万军”,是说丁大全的行为不仅影响了君主,还惊动了沿江的十万大军,暗示他的错误举动引发了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危及国家安全。

第三句“幸是不沈湘水死”,这里提到了“湘水”,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或典故。这句的意思是,丁大全幸好没有像某些人那样在湘水中沉溺而死,但他的行为依然不可原谅。

最后一句“有何面目见灵均”,则是对丁大全的直接批评。灵均可能是指某个历史人物或象征正义的存在。这句的意思是,丁大全的行为如此恶劣,他还有什么脸面去见那些正直的人呢?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讽刺,表达了对丁大全这种误国误民之人的强烈不满和批评,揭示了他的行为对国家和人民的危害。

林桂龙

林桂龙,三山(今福建福州)人。理宗景定四年(一二六三)丁大全溺死藤州,有诗相嘲(《浩然斋雅谈》卷中)。今录诗三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