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蒋德言昆仲三首 其一

平生无所嗜,耽玩惟古今。以我浅陋质,期于江海深。

万事不挂胸,须臾惜光阴。五夜常自起,简牍勤披寻。

清风递晨钟,铿然感予心。年来因多事,力弱不自任。

丛书未暇读,尘埃积中襟。何当脱鞅绊,归欤松竹林。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和向往。

第一段(前六句):
诗人说自己这辈子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就喜欢研究古今学问。虽然自己能力有限("浅陋质"),但志向却像江海一样深远。平时不被琐事困扰,只想着珍惜时间读书。经常半夜爬起来勤奋翻阅书籍,清晨的钟声让他感到内心振奋。这里描绘的是一个专注学问、心无旁骛的读书人形象。

第二段(中间四句):
但近年来因为各种俗事缠身,感觉自己力不从心。心爱的书籍都落灰了,内心也蒙上了尘埃。这里用"尘埃"比喻被世俗事务消磨的求知热情,很形象。

第三段(最后两句):
诗人发出感叹:什么时候能摆脱这些束缚("鞅绊"指马缰绳,比喻束缚),回到松竹环绕的清净环境中去呢?这里的"松竹林"既指自然环境,也象征着远离尘嚣的精神家园。

全诗亮点:
1. 用对比手法:前半段写专心治学的快乐,后半段写被俗务所困的苦恼
2. 比喻生动:"江海深"形容志向,"尘埃"比喻内心蒙尘
3. 结尾的松竹林意象给人无限遐想空间

这首诗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写出了每个热爱某事(不一定是读书)的人都会遇到的困境: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内心对纯粹生活的渴望。诗人没有说教,只是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困扰和向往,这种真实感最动人。

袁燮

(1144—1224)庆元府鄞县人,字和叔,号絜斋。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八年进士。调江阴尉。浙西大饥,前往赈恤有方。宁宗即位,为太学正。庆元党禁起,以论去。召为都官郎官,迁司封郎官、国子祭酒。后为礼部侍郎。与丞相史弥远争议和事,被劾罢。起知温州,进直学士。卒谥正献。有《絜斋集》、《絜斋家塾书钞》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