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十韵
何处来蘋末,萧骚尽四邻。
金茎吹晓露,玉宇动轻尘。
易水离歌阕,齐纨怨思新。
泛兰迷旧泽,落帽会佳辰。
篱菊飘香远,庭桐坠叶频。
帆开五湖客,槎去九霄人。
曲沼铺纹簟,平芜偃绿茵。
鸿飞资羽翮,鹰击助精神。
仙驭归堪待,琴松韵更真。
披襟同楚树,千古自相亲。
金茎吹晓露,玉宇动轻尘。
易水离歌阕,齐纨怨思新。
泛兰迷旧泽,落帽会佳辰。
篱菊飘香远,庭桐坠叶频。
帆开五湖客,槎去九霄人。
曲沼铺纹簟,平芜偃绿茵。
鸿飞资羽翮,鹰击助精神。
仙驭归堪待,琴松韵更真。
披襟同楚树,千古自相亲。
现代解析
这首《清风十韵》像一幅用风串联起来的四季画卷,通过十个不同场景展现了清风的灵动与诗意。我们分段来看:
1. 风从何处来
开篇用"蘋末"(水草尖端,古人认为风起于此)引出清风,它吹过清晨的宫殿(金茎)、掠过玉宇,像在天地间弹奏一曲晨曲。这里风是轻盈的清洁工,拂去尘埃唤醒新的一天。
2. 风中的故事
接着出现两个典故:易水边的壮士离歌(荆轲刺秦),和齐地纨扇上的秋怨(班婕妤失宠)。风在这里成了时光录音机,播放着历史的叹息。
3. 秋日风物
最生动的画面来了:风吹落帽子(暗用孟嘉落帽的典故),菊花香飘过篱笆,梧桐叶沙沙坠落。就像现在人拍vlog记录秋天,诗人用风当镜头捕捉季节变换。
4. 风的旅程
突然画风开阔:风助帆船驶向五湖,托着木筏(槎)飞往九霄。这里风变成快递小哥,运送着隐士和仙人的梦想。
5. 自然协奏曲
后段风与万物互动:吹皱池水像铺开皱纹席子,压弯野草形成绿毯,托起鸿雁翅膀,给老鹰飞行加buff。这些比喻特别接地气,就像给自然现象加了特效解说。
6. 永恒之约
结尾把风比作知音:松风合奏像仙乐,敞开衣襟迎风(楚王典故),说人与自然的友谊会永远持续。就像现代人说的"要和大自然做朋友"。
全诗妙在把看不见的风写得可触摸可聆听:能闻到菊香,看到叶落,听到离歌,甚至能感受鹰借风力的飒爽。诗人用风当针线,把历史典故、四季风景、人生感悟都缝成了一件诗的衣裳。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份与自然相守的承诺,放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谁不想在忙碌生活中,留住一阵吹散烦恼的清风呢?
张秉
(961—1016)歙州新安人,字孟节。张谔子。太宗太平兴国进士。历监察御史、右司谏,深为宰相赵普所器重。真宗朝知颍、襄、凤翔、河南、永兴军等州府,累官枢密直学士。秉屡历要职,而不重仪检,好为谐戏,人不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