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岱

层峦绝巘转氤氲,倒影淩虚日观分。
方诧河山同带砺,忽惊嘘吸总风云。
佩环神女青霄度,陆博仙人洞府闻。
圣主明堂知欲启,将无重过稷丘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泰山时看到的壮丽景色和产生的奇幻联想,充满浪漫的仙道色彩。

前两句写实景:层层叠叠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阳光穿过云层在山顶投下光影,就像把日观峰分割开来。这里用"氤氲"形容山间流动的云雾,"倒影淩虚"生动表现了光影交错的神奇景象。

中间四句转入奇幻想象:诗人正惊叹山河的永恒稳固("带砺"指山河如衣带和磨刀石般长久),突然风云变幻,仿佛天地在呼吸。这时仿佛听到仙女佩环叮当飞过云端,又似听见仙人在洞府中下棋("陆博"是古代棋类游戏)。这些想象把泰山变成了神仙居住的仙境。

最后两句联想到现实:想到皇帝可能要举行祭祀大典("明堂"是古代举行大典的场所),诗人幽默地说该不会要再请出传说中的仙人稷丘君吧?这里既表现了对泰山的崇敬,又带着轻松调侃的语气。

全诗巧妙融合了真实景色与神话想象,从巍峨山势写到缥缈仙境,最后回归人间,展现了泰山既是自然奇观又是文化圣地的双重魅力。诗人用"风云""佩环"等动态描写让静止的山峰充满生气,读来既觉雄浑壮阔,又感灵动神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