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日常小事讲了一个深刻的禅理,我们可以分三层来理解:
第一句"粥饭随时养病躯"像是生活流水账,说病人按时喝粥吃饭调养身体。但暗喻修行就像养病,需要规律踏实地过日子,不能急于求成。
第二句"本无迷悟可关渠"是禅宗核心观点:世上本没有"迷惑"和"觉悟"的分别,都是人自己画地为牢。就像水渠(渠)本身不会困住水流,是人非要把水分成"该流的"和"不该流的"。
后两句讲了个有趣的故事:有人无聊敲庵前的竹子,竹子"叮"的回响让他突然愣住,这个瞬间的困惑反而成了悟道的契机。但"直至如今在半途"说大多数人就像听到回响后发呆的人,卡在"似懂非懂"的状态里。
全诗妙在把玄妙的禅理变成生活场景:喝粥是修行,敲竹子也能开悟。告诉我们真理就在日常中,但人们总在追寻的路上停驻,反而错过了当下的领悟。就像现在很多人沉迷"寻找人生意义",却忘了好好吃饭睡觉就是意义本身。
释嗣宗
释嗣宗(?~一一五三),号闻庵,俗姓陈,徽城(今安徽歙县)人。幼业经圆具,冠依妙湛慧禅师。后谒宏智正觉禅师,蒙印可。出住普照,徙善权、翠岩,迁庆元府雪窦寺。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卒。为青原下十四世,天童正觉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三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