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昙颂 其六 俗流悉昙章八首

何逻真。
何逻真。
第六俗流处六尘。
不超无上清净门。
恶业牵来地狱存。
鲁流卢楼何逻真。
俗流者□佛果身。
其中修习无苦勤。
常业三途地狱因。
那罗逻真。
随意知心者莫嗔。

现代解析

这首《悉昙颂》用简单重复的节奏和口语化的语言,探讨了佛教修行中"俗流"(普通人)与"佛果"(觉悟境界)的对立关系。全诗核心围绕三个关键点展开:

1. 警示轮回之苦
反复出现的"何逻真"(可能是梵语音译)像一声声叹息,指出普通人(俗流)被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欲望(六尘)束缚,就像被"恶业"的锁链拖入地狱。诗中用"牵来"这个动作,形象地展现业力如同无形之手控制着人的命运。

2. 修行方法对比
诗中呈现两种人生状态:一种是"处六尘"的浑噩生活,会积累"常业三途地狱因";另一种是"无苦勤"的修行,通过"修习"能达到"佛果身"。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处的缺失,可能暗示俗流与佛果之间缺失的正是"觉悟"这个关键环节。

3. 慈悲劝诫
结尾"随意知心者莫嗔"突然转为温柔劝慰,就像一位智慧长者拍拍肩膀说:看懂这些道理的人,就不要带着怒气生活了。这种从严厉警示到温和开导的语气转变,形成强烈的情感张力。

全诗用"鲁流卢楼"等梵语音节制造咒语般的韵律,像不断敲打的木鱼声,提醒人们觉醒。虽然讨论的是佛教因果,但本质上在说:我们每个被日常欲望驱使的现代人,何尝不是诗中所说的"俗流"?而"莫嗔"的结语,至今仍是对焦虑现代人的一剂良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