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漫兴四首 其三

江表初开南国疆,衣冠不数旧貂珰。
那堪矰缴随鸿鹄,岂有梧桐集凤皇!
党锢十年虚反覆,兴亡千载重凄凉。
繁花泯灭乌衣巷,怨恨分明石子冈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南京(古称金陵)的历史变迁,抒发了对朝代兴亡的感慨。

前两句写南京曾是南方政权的中心,但如今繁华不再,连昔日权贵的服饰(貂珰)都无人记得。接着用“鸿鹄”(高飞的鸟)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却要时刻提防暗箭(矰缴),而凤凰(象征贤才)也因没有梧桐(比喻好的环境)而不愿停留,暗指当时政治环境的险恶。

五六句提到“党锢之祸”(东汉迫害士人的事件),借古讽今,暗示朝廷内部争斗不断,千年来兴亡循环,只剩凄凉。最后以南京两处古迹(乌衣巷曾是贵族居所,石子冈是乱葬岗)作对比:曾经的繁华如花凋零,而百姓的怨恨却像石子冈一样长久存在。

全诗用历史典故和景物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政权更迭、民生疾苦的深刻反思,既有对过去的惋惜,也有对现实的批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