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游园望月

炎灵全盛地,明月半秋时。今古人同望,盈亏节暗移。
彩凝双月迥,轮度八川迟。共惜鸣珂去,金波送酒卮。

现代解析

《乐游园望月》是一首描写中秋赏月的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慨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和对美好时刻的珍惜。

诗的开头“炎灵全盛地,明月半秋时”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中秋时节的乐游园。这里用“炎灵”形容夏日的余热还未完全消散,而“半秋”则暗示中秋时节已至,月亮格外明亮。这两句为全诗奠定了宁静而略带感慨的基调。

“今古人同望,盈亏节暗移”将视角拉远,从个人赏月扩展到古今所有人共同的体验。月亮圆缺变化,季节悄然更替,诗人在这里感叹时光的无情流逝,但同时也暗示这种变化是自然规律,无人能免。

“彩凝双月迥,轮度八川迟”是写景的佳句。前一句可能描绘月亮倒映在水中,形成“双月”交辉的奇幻景象;后一句写月亮缓缓移动,仿佛徘徊在河流之上。这两句画面感极强,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看到月光洒遍大地的静谧美景。

最后两句“共惜鸣珂去,金波送酒卮”将诗意推向高潮。“鸣珂”指马匹行走时玉饰发出的声响,这里可能代指离去的友人。诗人与友人共赏明月,饮酒作乐,但终有一别。月光如金色的波浪,仿佛在为离别的酒杯送行。这里既有对欢聚时刻的珍惜,也透露出人生聚散无常的惆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开阔。诗人通过描绘中秋月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光阴易逝、聚散无常的感伤。这种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物的写法,让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