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怀才不遇的读书人的故事,用大白话可以这样理解:
前四句说的是晋朝有个文化人(儒臣),特别会写文章(富词藻),想用文字记录历史(寄青史),为国家做贡献(赞王道)。这其实是在夸赞有理想的文化人。
中间四句画风一转,讲这个人漂泊多年(辽落缅岁时),辛苦跑遍江南(历江岛)。他说自己已经厌倦了江湖风波,暗示混社会很累,跑这么多地方也不是为了求财(探涉岂为宝)。
最后四句最扎心:没遇到伯乐庾征西(晋朝名将庾亮),谁能懂他的才华?读书人穷就穷在没人赏识(士贫乏知己),这样还怎么实现理想呢?
整首诗就像现在人发朋友圈吐槽:有才华却没人赏识,跑遍大江南北也找不到好工作,没有贵人提携,理想都成了空想。诗人用历史人物自比,把怀才不遇的郁闷写得既含蓄又有力量,让所有经历过职场失意的人都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