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楼

阳春有晖,泛在物表。
寸草承之,弗间其小。
春晖熙熙,彼草离离。
区萌就质,芃芃茂斯。
诗人载歌,悉物之情。
子于父母,恩莫与京。
亲恩之大,春阳之溥。
子心如草,肤寸思补。
爰搆重屋,以奉父母。
以介眉寿,其乐吁吁。
旨甘滫澻,奉亲之常。
寸草之微,那报春阳?
孝子爱日,孝子养志。
敬亲之枝,勿蹈非礼。
扬亲之誉,悠久不已。
是谓可报,寸草春晖。
万一攸在,吾祈与归。

现代解析

这首《春晖楼》用春天阳光和青草的关系,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恩情,是一首歌颂孝道的诗。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核心思想是:子女就像小草,永远无法完全回报父母如春日阳光般无私的爱。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比喻开篇(前八句):
用“春晖”比喻父母的恩情,“寸草”比喻子女。春天的阳光普照万物,小草虽然渺小,也能感受到温暖并茁壮成长。就像父母的爱无私而伟大,子女即使能力有限,也能在爱的滋养下成长。

2. 点明主旨(中间八句):
直接点出父母恩情如春阳般博大,子女的心就像小草,即使只能回报一点点,也要尽力孝顺父母。诗中提到建造“春晖楼”奉养父母,让他们安享晚年,享受天伦之乐,体现了子女的感恩之心。

3. 反思孝道(后续八句):
诗人反思:子女的孝心就像小草一样微小,怎能报答父母如春阳般的恩情呢?于是提出真正的孝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更要“养志”,即尊重父母的意愿,维护他们的名誉,不做违背礼法的事情。

4. 总结升华(最后四句):
强调孝顺父母是永恒的课题,子女要永远铭记父母的恩情,即使只能回报万分之一,也要尽心尽力。最后一句“吾祈与归”表达了诗人希望天下子女都能践行孝道的美好愿望。

诗歌的魅力:

* 比喻生动: 用“春晖”和“寸草”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父母恩情的博大和子女回报的有限,让人一目了然。
* 情感真挚: 诗句中饱含对父母的感恩和敬爱,读来令人感动。
* 道理深刻: 不仅强调孝顺的重要性,还指出真正的孝顺是“养志”,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总结:
这首诗告诉我们,父母的恩情如同春天的阳光,无私而温暖。作为子女,我们要像小草一样,尽己所能回报父母,不仅要奉养他们,更要尊重他们的意愿,维护他们的名誉,让他们的晚年幸福安康。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