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三十一首 其十三

浮萍不依山,女萝不移根。
草木非有心,天道更何言。
如何三春子,磬折随凉温。
朝乘晋主车,暮集韩魏门。
巧笑发容辉,驰骋矜愚昏。
谁见陶彭泽,叶麻满田园。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界的草木和世俗中的人,讽刺了那些趋炎附势、没有原则的人。

前四句用浮萍和女萝这两种植物作比喻:浮萍不会长在山上,女萝不会移动根茎。植物没有思想,尚且懂得坚守本性,天道(自然规律)更不需要多说什么。这里暗指人应该像植物一样保持本真。

中间六句刻画了世俗中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三春子"(指春风得意的人)像鞠躬一样(磬折)随着权势冷暖变换态度,早上还坐着晋主的车,晚上就投奔韩魏权贵。他们用假笑装点门面(巧笑发容辉),到处钻营还自以为聪明(矜愚昏)。

最后两句用陶渊明(陶彭泽)作对比:只有真正的隐士才会像陶渊明那样,甘愿在田园里种麻度日,保持清高品格。这里的"叶麻"既指实际的农事劳作,也象征简朴的生活态度。

全诗用植物作比兴,通过"草木无心却守本"与"人有心却善变"的强烈对比,讽刺了当时官场中阿谀奉承的风气,赞美了陶渊明式坚守本心的品格。语言通俗但寓意深刻,就像在说:连植物都知道守住根本,人反而为了利益丧失原则,实在可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