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燕子矶

观音门外江风颠,惊涛断渡无行船。
船头燕子何翩翾,谽谺下啄蛟鼍渊。
空江无巢飞不前,回翔招我登其颠。
十盘九曲如蚁缘,磴道一线开何年。
忽然绝顶浮岚妍,孤亭岌岌撑如拳。
荒坪草没层厓偏,断碑欲堕藤萝牵。
亢石无阶谢雕镌,侧身俯江江浴天。
天风狂吹山孤悬,我欲跨燕凌飞仙。
燕兮敛翼不可鞭,但看鹳鹤横江骞。
须臾返照来澄鲜,紫翠千里流无边。
江南江北纷山川,冥冥闪闪沈苍烟。
罗胸气象收万千,目力虽竭情流连。
岩扃欲暝云帷褰,夕霏四敛天容蔫。
下山皓月忽已圆,江光山气争回旋。
兹游奇绝吾当传,归舟汲汲书长篇。
诗成推篷歌叩舷,烟中燕尾犹涏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临燕子矶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语言生动,画面感极强。

开篇写观音门外的江风猛烈,惊涛骇浪阻断渡口,没有船只敢冒险前行。这时一只燕子轻盈掠过,仿佛在邀请诗人登高望远。这里用燕子作为引子,自然过渡到登山的过程。

登山的过程被写得十分艰辛,"十盘九曲如蚁缘",就像蚂蚁爬行般曲折艰难。但登上山顶后豁然开朗,看到孤亭耸立、荒坪断碑的苍凉景象。诗人站在绝顶俯视长江,感觉江水仿佛与天空相接,天风呼啸,山势孤悬,产生了一种想要乘燕飞升的奇幻想象。

下山时的景色同样动人:夕阳返照让千里江山披上紫翠色彩,江南江北的山川在暮色中若隐若现。等到夜幕降临,皓月当空,江光山色交相辉映,让诗人感叹这次游历的奇绝,迫不及待要在归舟上写下这篇长诗。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完美融合。诗人不仅用"惊涛断渡"、"天风狂吹"等词句再现了自然界的壮阔,更通过"我欲跨燕凌飞仙"的想象,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最后"诗成推篷歌叩舷"的结尾,生动展现了创作完成后的畅快心情。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画面感极强,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2. 将登山过程写得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
3. 把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
4. 语言生动形象,比喻新颖独特
5. 结尾余韵悠长,给人无限遐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