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六言二首 其二

败叶漫山不扫,孤云在岫方閒。
采药仙人何处,黄昏独鹤飞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的宁静画面,充满了自然之美和隐逸之趣。

前两句"败叶漫山不扫,孤云在岫方閒"写的是山中的景色。满山的落叶无人打扫,一朵孤独的云悠闲地停在山峰间。这里用"不扫"和"方閒"两个词,表现出一种不受人为干扰的自然状态,让人感受到山中的宁静与自在。

后两句"采药仙人何处,黄昏独鹤飞还"由景及人,引发遐想。诗人想象着采药的仙人不知去了哪里,只看见黄昏时分一只鹤独自飞回。这里的"仙人"和"独鹤"都是隐逸的象征,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落叶、孤云、仙人、独鹤这些意象,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清净自在的山中世界。诗人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描绘这些景物,让读者感受到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閒"字和"独"字尤其重要,既写出了景物的状态,也暗含了诗人追求闲适、甘于孤独的心境。

潘希曾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刘瑾,刘瑾大怒,矫诏廷杖除名。刘瑾伏诛,起迁吏科右给事中。嘉靖中历太仆卿,伏阙争大礼。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迁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筑长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历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兵部尚书。有《竹简集》及《奏议》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