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无疑将归延平留诗为别次韵二首 其二

龟山载道南,伊阙无全书。
遁翁受李氏,一轨行众涂。
如人执蓍蔡,于物察鸢鱼。
至今表乡学,粹美不近迂。
得君羁旅中,滞念尽刊除。
讥评世亦有,鉴裁我岂虚。
唯应双剑光,贲子幽贞庐。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谢无疑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归隐生活的赞美。

首先,诗中提到“龟山载道南,伊阙无全书”,可以理解为作者在感叹世间的知识和智慧无穷无尽,没有人能够完全掌握。而“遁翁受李氏,一轨行众涂”则是在说,尽管知识广博,但像“遁翁”这样的人,能够沿着自己的道路坚定前行,不受外界干扰。

接着,“如人执蓍蔡,于物察鸢鱼”这两句,作者用占卜和观察鸟鱼的行为来比喻智慧的运用,意味着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去洞察事物的本质。

“至今表乡学,粹美不近迂”则是在赞美谢无疑的学问纯粹而不迂腐,他的学识和品格在乡里有着很高的声望。

然后,“得君羁旅中,滞念尽刊除”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遇到谢无疑,内心的烦恼和杂念都被消除了,说明谢无疑的陪伴和智慧对作者有着极大的安慰和启发。

“讥评世亦有,鉴裁我岂虚”这两句,作者表示虽然世间有各种批评和评价,但自己对谢无疑的鉴赏和判断是真实而准确的,不会被外界的言论所左右。

最后,“唯应双剑光,贲子幽贞庐”以双剑的光芒来比喻谢无疑的才华和品格,幽贞庐则象征着谢无疑归隐后的生活,作者希望这样的光芒能够照亮谢无疑的隐居之地,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谢无疑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智慧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对归隐生活的肯定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