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书

红日庭初熭,青编手自摩。
乌踆浮竹简,鱼蠹眩阳和。
眼恨频催老,书惭未触多。
相看不相弃,同老故山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爱书人在阳光下晒书、读书的闲适场景,同时融入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头两句"红日庭初熭,青编手自摩"写得很生动:早晨的阳光刚照进院子,主人公就迫不及待地抚摸着自己珍藏的书籍。"熭"是晒的意思,这里用"红日"来形容朝阳,画面感很强。

中间四句通过两个有趣的比喻道出了书籍的珍贵和岁月的无情:乌鸦的影子掠过竹简(代表书籍被时光侵蚀),书虫在阳光下爬动(暗示书籍会自然损坏)。诗人感叹眼睛越来越花,读的书却还不够多,流露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衰老的无奈。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心:虽然岁月催人老,但书籍始终陪伴在身边。诗人把书籍比作老友,相约一起在故乡终老。这种人与书相伴到老的情谊,既温暖又带着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用日常晒书的小事,写出了读书人最真实的心境:爱书、惜时,又坦然接受自然规律。语言朴实却充满生活气息,让每个爱书人都能产生共鸣。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