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洁斋惠炉瓶

宴坐浑如槁木枝,罏烟瓶蕊小窗宜。
书慵卷起閒今古,回向心源不动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静坐时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通过日常小物传递出深刻的禅意。

前两句用"槁木枝"比喻静坐时身心俱寂的状态,看似呆板实则暗含生机。香炉的轻烟与花瓶的插花在小窗边相映成趣,这些静物构成了一个充满禅意的空间场景。

后两句展现主人公的日常:懒散地收起书卷,任思绪在古今中漫游。这里的"慵"不是真的懒惰,而是一种不刻意追求的状态。最后点明主旨:当心灵回归本源时,就能达到不为外物所动的境界。

全诗妙在将深刻的禅理融入生活细节:香炉花瓶是寻常物件,却能引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看似闲散的日常举动,实则是修心的过程。诗人告诉我们,真正的宁静不在深山古寺,而在平凡生活中对内心的观照。

马廷鸾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