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在湖边饯别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离别的复杂情绪。
前四句写湖面景色:湖面宽广,水波荡漾,仿佛在向远行的旅人致意。诗人用"川后"(水神)的意象,把湖面拟人化,像是水神在护送他的小船。"横增沃"形容水面开阔,"蓬仙延"则让人联想到仙境般的景色,整个画面既壮阔又带着几分神秘。
中间两句转入夜景描写:月光洒在平静的湖面上,星星在秋夜的银河中闪烁。这里用"澄凝"形容月光清澈,"磊落"表现星星明亮,一静一动,构成一幅宁静优美的秋夜图。
最后两句点出主题:夜色美好,酒宴正酣,欢乐刚刚开始,却不得不面对分别。这种乐极生悲的反差,把离别的不舍表达得格外动人。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伤心,而是通过"奈别何"(又能拿离别怎么办呢)的感叹,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无奈。
全诗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把秋夜、湖水、月光、星辰这些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完美融合,既有对美景的赞叹,又暗含离别的愁绪,读来余韵悠长。
苏源明
苏源明[唐]初名预,字弱夫,京兆武功人。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饿死于长安,有诗哭之。约唐玄宗天宝九年前后在世。少孤,寓居徐、兖。工文辞,有名天宝间。及进士第,更试集贤院。累迁太子谕德,出为东平太守。公元七五三年,召为国子监司业。安禄山陷京师,源明称病不受伪署。肃宗时,擢知制诰,数陈时政得失。官终秘书少监。源明文有前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与杜甫交:公元七三六 杜甫游齐赵 交苏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