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才元入京

渭城杨柳已青青,强驻行人听渭城。
不问使车归路远,且从樽酒满杯倾。
相逢洮塞休兵后,此去秦川照眼明。
若立螭头前借箸,且教充国事春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王才元入京的场景,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前程的祝福。

开头两句用渭城杨柳青青的春景,挽留即将远行的友人,让他多听一听渭城的歌声。这里用杨柳和歌声营造出温馨的离别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

中间四句写相聚与离别。诗人说不管友人归途多远,此刻先一起畅饮美酒。他们相逢在边塞战事平息之后,友人此去京城,将看到秦川明媚的风光。这里"休兵后"暗示了对和平的喜悦,"照眼明"则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期待。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嘱托:如果你能在朝堂上参与政事,希望能像汉代名将赵充国那样,重视农业生产,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体现了诗人关心民生、重视农耕的思想。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展现了诗人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王崇

庆元府奉化人,字抑之,号寓庵。王时会从子。尝七试礼部不中。晚授县佐小吏,屡与上官争辨役钱、水利及边防形势等事,不酬即弃官归养。有《寓庵遗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