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悼念朋友赵路分(丞相赵汝愚的父亲)而写的挽词。全诗通过描绘暮春景色和哀愁氛围,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首句"三月馀干花草春"用暮春时节的繁花绿草反衬死亡带来的伤感——大自然生机勃勃,而逝者却永远离去了。第二句"天遥莫问谪仙坟"将逝者比作被贬谪的仙人,暗示其生前遭遇不公,如今坟墓远在天边,更添凄凉。
后两句运用音乐意象和自然景象来烘托哀思:"长箫不要吹哀些"说连哀伤的箫声都承受不了,因为"愁杀江东日暮云"——连傍晚的云霞都被愁绪浸染。这种夸张手法将无形的哀愁具象化,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作者痛彻心扉的悲伤。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克制表达的深情。没有直接哭诉,而是通过春天、仙坟、箫声、暮云等意象层层渲染,让哀思自然流淌。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反而比直白的痛哭更显情真意切,展现了古典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
林亦之
(1136—1185)宋福州福清人,字学可,号月渔,一号网山。林光朝高弟,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赵汝愚帅闽,荐于朝,命未下而卒。有《论语考工记》、《毛诗庄子解》、《网山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