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听词
忆昔与君生别离,镜似乐昌初破时。
自嗟桂魄几圆缺,远人尚自愆还期。
辘轳无绳瓶坠井,青灯荧荧照孤影。
含愁抱镜入中厨,呢呢低声自陈请。
漏短不知夜几更,四邻已静无人声。
忧疑未决心转苦,起步明月沿阶行。
倚阑脉脉望河汉,鹦鹉笼中巧相唤。
忽言半月在回廊,始卜郎回在月半。
深深再拜喜不眠,举头看月尚末圆。
回身再问匣中镜,知汝何时飞上天。
自嗟桂魄几圆缺,远人尚自愆还期。
辘轳无绳瓶坠井,青灯荧荧照孤影。
含愁抱镜入中厨,呢呢低声自陈请。
漏短不知夜几更,四邻已静无人声。
忧疑未决心转苦,起步明月沿阶行。
倚阑脉脉望河汉,鹦鹉笼中巧相唤。
忽言半月在回廊,始卜郎回在月半。
深深再拜喜不眠,举头看月尚末圆。
回身再问匣中镜,知汝何时飞上天。
现代解析
这首《镜听词》讲的是一个古代女子思念远方丈夫的故事,用一面镜子作为情感寄托,写得既细腻又动人。
开篇女子回忆与丈夫分别时,镜子就像"乐昌公主破镜"的典故一样裂开(暗示分离)。她感叹月亮圆了又缺好几次,丈夫却迟迟不归。这里用"桂魄"(月亮)的变化来表现时间流逝,非常形象。
接着用"辘轳无绳瓶坠井"这个比喻,说思念就像没有绳子的水桶掉进深井,完全失控。夜里她抱着镜子去厨房占卜(古代有镜听占卜的习俗),紧张得连更鼓声都听不清了。这个细节特别真实——人在焦虑时确实会感觉时间模糊。
最精彩的是鹦鹉突然说话的情节。当女子在回廊徘徊时,笼中鹦鹉突然说"半月在回廊",这被她解读为丈夫会在月半(十五)回来。这个意外惊喜让她开心得睡不着,反复看月亮是否变圆,又去问镜子何时能团圆。
全诗把女子从忧愁到希望的心理变化写得活灵活现。镜子、月亮、鹦鹉这些日常事物都被赋予情感,既表现了古代女性对丈夫的深情,也展现了她们在等待中寻找希望的生活智慧。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可能是自我安慰,却仍选择相信"的真实情感,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