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首其二

灼灼园中葵,结根高树林。
绿叶甤紫芬,芳华人所钦。
白日岂不照,高林蔽其阴。
中怀抱赤素,谁为见予心。
予心何足惜,惜此日西颓。
白日如可待,高林有时摧。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园中向日葵为喻,讲述了一个关于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故事。

向日葵虽然开得灿烂(灼灼园中葵),却生长在高大树林的阴影下(结根高树林)。它有美丽的绿叶和芬芳的花朵(绿叶甤紫芬,芳华人所钦),本该得到阳光的滋养和人们的赞赏。但现实是,高大的树木挡住了阳光(白日岂不照,高林蔽其阴),让它无法充分展现自己的美丽。

诗人通过向日葵的处境,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中怀抱赤素,谁为见予心)。他有一颗赤诚的心和纯洁的品质,却无人理解。更让他痛心的不是自己的遭遇,而是时光飞逝、机会流失的残酷现实(予心何足惜,惜此日西颓)。

最后两句点明全诗主旨:虽然期待着阳光普照(白日如可待),但那些遮蔽阳光的高大树木终有倒下的一天(高林有时摧)。这里蕴含着对未来的希望——压制才华的势力不会永远存在,光明终将到来。

全诗用向日葵这个日常意象,生动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普遍人生困境,同时传递出在逆境中保持希望的重要哲理。诗人将个人遭遇升华为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使这首诗具有超越时代的共鸣力。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