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先主三顾草庐图
火星匿辉三光翳,当时妖鬼移神器。中山华胄左将军,仗钺西南伸大义。
南阳卧龙天下无,枉驾三顾风云趋。草庐倾盖君臣际,鱼水同心契合初。
大将荆益分三杰,赤壁楼船烟烬灭。汉中缵绪帝业成,青史煌煌载功烈。
关张龙虎皆殒身,直似中原仗老臣。木牛转饷关中粟,甲马空思渭北尘。
渭兵十万扬威武,典午滑贼虎成鼠。出师二表八阵图,耿耿孤忠照千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歌讲的是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用英雄史诗的笔调歌颂了这段君臣佳话。我们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理解:
1. 乱世背景(前四句)
开篇用"火星暗淡、日月无光"比喻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奸臣(妖鬼)篡夺皇权。刘备作为皇室后代(中山华胄),在西南举起正义大旗。
2. 三顾茅庐(中间八句)
描写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南阳卧龙)的经典场景:风云都跟着刘备的车驾涌动,草庐里君臣一见如故,就像鱼遇到水般默契。后来他们夺取荆州益州,在赤壁火烧曹操战船,最终在汉中称帝。
3. 诸葛亮北伐(后八句)
关羽张飞去世后,诸葛亮独自支撑蜀汉。诗中用"木牛流马运粮""渭水边排兵布阵"等具体画面,展现他北伐的艰辛。最后点明虽然未能成功,但《出师表》和八阵图永远闪耀着忠诚的光芒。
全诗用"鱼水之情""虎鼠对比"等生动比喻,把历史故事写得气势磅礴。最打动人的是结尾——即使失败,那份"鞠躬尽瘁"的精神依然照亮千年,这正是中国人最敬重的忠义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