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东郡斋夕坐

庐山解夏洪山去,自到山边叶已飘。
鸿雁影多怜塞近,交朋书少觉身遥。
屡游骑惯将军马,不饮还封道士瓢。
心忆清吟更岑寂,玉京谁与话寒宵。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汉东郡斋(大概是办公或居住的地方)夜晚独坐时的所见所感。

前两句说,夏天刚从庐山离开,转眼到了洪山这边,发现树叶已经开始飘落了。这里用季节变化暗示时间流逝之快,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时光易逝的感慨。

中间四句是重点:
- 抬头看见大雁南飞,想到它们来自遥远的边塞,不由心生怜惜;而自己收到朋友的信件很少,更觉得与亲友相隔遥远。这里用"鸿雁"和"书信"两个意象,写出了孤独感。
- 接着说虽然经常骑马(可能是公务所需),但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虽然不喝酒,却还留着道士的酒瓢。这两句看似平常,其实透露出一种矛盾心理:既适应了现在的生活状态,又保留着一些过去的习惯或理想。

最后两句最精彩: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心里想着要写首诗排遣寂寞,可是在这玉京(可能指京城或仙境)般的地方,又能和谁说说心里话呢?把孤独感推到了极致。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日常景物(落叶、大雁)带出深沉情感
2. 通过对比手法(近与远、习惯与保留)展现内心矛盾
3. 最后那个无人对话的寒夜场景特别能引发共鸣,让人感受到古今相通的那种孤独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好寂寞",但通过这些画面和细节,让读者自然体会到了他的心境,这正是古典诗词含蓄又动人的特点。

张弋

张弋,旧名奕(或作亦),字彦发,一字韩伯,号无隅翁,祖籍河阳(今河南孟县)。不喜为举子学,专意于诗,与戴复古、赵师秀等多有酬唱。曾入许定夫幕,欲命拜官,不受。后死于建业(《贵耳集》卷上)。有《秋江烟草》一卷。事见本集末附宁宗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丁煜《秋江烟草跋》。张弋诗,以汲古阁影宋钞《南宋群贤六十家小集·秋江烟草》为底本,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