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中年文人在病中写下的感怀,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人生不同阶段的心态变化。
年轻时(早岁)作者喜欢高谈阔论各种思想流派(九流),充满激情;到了中年却越来越向往宁静淡泊的生活(爱清幽)。这两句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了大多数人都会经历的心境转变。
中间四句是病中生活的真实写照:躺在床上回忆往事,发现人生就像一场争夺名利的梦(争鹿);养病时试着放下算计之心,想学古人那样与海鸥做伴(狎鸥)。闲暇时临摹晋代书法(晋帖),病中灯下把玩吴地打造的兵器(吴钩),这些细节既展现了文人雅趣,又透露出壮志未酬的惆怅。
最后两句是看透世事的感悟:无论是隐居山林还是出仕为官(钟鼎),都是命运安排。想到古人言志的典故(孔子问弟子志向,曾点向往田园生活),作者觉得自己的选择都带着些惭愧,这种矛盾心理非常真实。
全诗就像一位知识分子的病中日记,既有对青春的怀念,又有中年人的通透,还带着些不甘心。文字朴素但情感丰富,把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和人生困惑写得真切动人。
敖陶孙
字器之,号臞翁,一号臞庵,自称“东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乡荐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学,曾写诗送朱熹,又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历任海门县主簿,漳州府学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因临安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受株连贬官。官至温陵通判。宝庆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诗集》2卷,收入《南宋群贤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见其佚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