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作

颓云不动天如醉,与夜为谋雪似羞。
明日诗成春五鼓,一年甲子又从头。

现代解析

这首《雪夜作》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充满诗意的冬夜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第一句“颓云不动天如醉”,用“颓云”形容天空中的云层低垂,仿佛静止不动,给人一种沉重、压抑的感觉。而“天如醉”则是一种比喻,暗示天空仿佛喝醉了一般,显得朦胧而迷茫。这句诗通过描绘天空的状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第二句“与夜为谋雪似羞”,则将视线转向夜晚和雪花。诗人用“与夜为谋”形容雪花与夜晚仿佛有某种默契,共同编织出这宁静的夜晚。而“雪似羞”则赋予雪花一种拟人的情感,仿佛雪花羞涩地飘落,为夜晚增添了一丝温柔。

第三句“明日诗成春五鼓”,诗人开始展望未来。他想象在明天的五更时分,当春天即将来临之际,自己会完成一首诗作。这里的“五鼓”指的是凌晨时分,暗示诗人将在黎明前完成创作,寓意着新的一天、新的开始。

最后一句“一年甲子又从头”,则是对时间流转的感慨。诗人意识到,随着新的一年的到来,时间又将重新开始循环。这里的“甲子”是中国古代纪年法中的一个周期,象征着时间的循环往复。

整体来看,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在雪夜中的思绪与情感。它既描绘了冬夜的静谧与美丽,又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