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夸说洪都,西滕王阁,北豫章台。
对雨帘半卷,江横如旧,沟亭敧压,梯上无媒。
但有江山,更无豪杰,拔脚风尘外一杯。
题千墨,须杜陵老手,太白天才。
力能笔走风雷。
人道是闽乡老万回。
把崇天普地,层胸荡出,横今竖古,信手拈来。
使翰墨场,著伏波老,上马犹堪矍铄哉。
今耄矣,独莼鲈在梦,泉石萦怀。

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江西南昌(古称洪都)的滕王阁和豫章台为背景,展现了一位老者对江山依旧、豪杰不再的感慨,同时抒发了自己虽年老却仍怀才情的复杂心境。

上阕开篇先夸赞南昌的著名景点,但随即笔锋一转:眼前的景色虽美(雨帘半卷、江流如旧),亭台却已倾斜破败,暗喻时代变迁。词人感叹如今只有壮丽山河,却难觅英雄人物,自己也只能在尘世外借酒抒怀。提到需要杜甫、李白这样的天才才能题诗,既表达对前贤的敬仰,也暗示自己怀才不遇。

下阕先自信地宣称自己文笔雄健如风雷("笔走风雷"),被比作唐代传奇高僧万回,展现创作时的豪情——天地古今都能信手拈来。接着以老将马援(伏波将军)自比,表示虽年老仍可上马建功。但结尾突然转折:如今真的老了,只能梦见家乡美味(莼鲈典故),终日思念山水田园。

全词最动人处在于矛盾情绪的碰撞:一方面不服老、自诩才高,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年迈的现实。通过历史人物(杜甫、李白、马援)的衬托,和"崇天普地"与"泉石萦怀"的强烈对比,把一位曾经壮志凌云,如今却只能寄情山水的老文人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语言上"横今竖古""拔脚风尘"等新鲜表达,既通俗又充满想象力。

吴泳

吴泳(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