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岱

巍巍东岳接苍穹,谁辟红门磴道通。
腰笋遥经黄岘岭,攀萝直上碧霞宫。
尧天舜日瞻依近,鲁阜齐州指顾雄。
千仞磨崖都览遍,还登绝顶颂神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泰山时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语言通俗却充满力量感。

前两句用"巍巍东岳接苍穹"展现泰山直插云霄的雄伟姿态,随后以"谁辟红门磴道通"这个问句,引出对开辟山路者的赞叹。就像我们现在看到景区盘山公路时,会好奇当初建设者是如何完成这项工程一样。

中间四句生动记录了登山过程:诗人像挑着担子般穿过黄岘岭,抓着藤蔓登上碧霞宫。站在高处时,既能感受到尧舜时代的圣明气象,又能将齐鲁大地的壮阔尽收眼底。这里用"腰笋"形容登山姿态,用"攀萝"表现攀登之险,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是登顶后的感慨:看遍山间石刻后,终于站在最高处歌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激动",而是通过"磨崖都览遍"到"登绝顶"的过程,让读者自然体会到那种成就感。

全诗就像一篇登山vlog,从远观到近攀,从具体景物到历史联想,最后抒发登顶快意。诗人用脚步丈量泰山,用文字记录感受,让千年后的我们仍能共享这份登高望远的豪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