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怨①
妾家住在湘江曲,门枕湘江春水绿。
年年长是暮春时,两岸人家(一作垂杨)啼布谷。
自君话别湘江头,独上层楼弹箜篌。
蛾眉不扫远山碧,满堤芳草春正愁。
举头不见君,但见湘江云。
江云聚复散,妾心空如薰。
举头不见君,但见湘江水。
江水去不回,妾颜为谁美?
湘江云,湘江水,云水悠悠何日已?
举头望君君不回(一作未归),门前杨柳空依依。
年年长是暮春时,两岸人家(一作垂杨)啼布谷。
自君话别湘江头,独上层楼弹箜篌。
蛾眉不扫远山碧,满堤芳草春正愁。
举头不见君,但见湘江云。
江云聚复散,妾心空如薰。
举头不见君,但见湘江水。
江水去不回,妾颜为谁美?
湘江云,湘江水,云水悠悠何日已?
举头望君君不回(一作未归),门前杨柳空依依。
现代解析
这首《春闺怨》以一位湘江女子的口吻,道出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孤独。全诗用简单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女子从等待到失望的情感变化,读来真挚动人。
开篇四句像一幅水墨画:女子家住在湘江转弯处,门前春水碧绿。每年暮春时节,两岸垂杨间传来布谷鸟的啼叫。这里用湘江、春水、鸟鸣营造出宁静美好的氛围,但"年年"二字已暗含等待的漫长。
中间部分情感逐渐加深。自从爱人在湘江边告别后,女子独自登楼弹奏箜篌(古代乐器),无心梳妆打扮,满眼春色都成了忧愁。这里"蛾眉不扫"的细节特别生动——女子因思念而懒得画眉,让远山般的黛眉自然显露,反而更显憔悴。
随后用重复的"举头不见君"带出两组鲜明对比:抬头望见的湘江云聚了又散,而自己的心却空落落像烧尽的熏香;看到的湘江水一去不返,自己的美貌又为谁绽放?这里把自然景物(云、水)与人物心境(空虚、容颜)对照,云水尚有变化,而女子的等待却永无尽头。
结尾最令人心碎:望着悠悠不尽的云和水,爱人始终未归,只有门前的杨柳还在风中轻轻摇摆,仿佛在替女子叹息。"空依依"三字尤其精妙,既写杨柳柔枝轻拂的姿态,又暗示女子徒劳的等待——杨柳尚能摇曳生姿,而她的青春却在等待中悄然流逝。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触景生情"的写法。女子眼中的一草一木、云卷水流,都染上了思念的色彩。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多痛苦",而是通过不扫的蛾眉、空焚的心香、无主的容颜这些具体细节,让读者真切感受到等待的煎熬。这种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