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圣寺(宋楼太师钥墓道)

度岭转通幽,山扉旧额留。
群峰原裹穴,半寺独支楼。
𡑞草凄翁仲,厨烟冷比丘。
原田今巳薄,国课莫旁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深山古寺的荒凉景象,暗含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全诗用白描手法,像一幅褪色的老照片:

开头写穿过山岭来到幽静处,寺门旧匾额还在,但已显破败。群山环抱中,半座寺庙靠着孤零零的楼阁勉强支撑。这里用"独支楼"三个字,让人仿佛看见歪斜的建筑在风中摇摇欲坠。

中间两句最传神:坟头的石像(翁仲)长满野草显得凄凉,寺庙厨房的炊烟都透着寒意。这里用"凄"和"冷"两个字,把石像和炊烟都写活了,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荒无人烟的阴冷。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说山下农田如今贫瘠,暗示官府不该再加重税收。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面写景,实则表达对百姓困苦的同情。就像在说:寺庙都破败成这样了,老百姓的日子更不好过,朝廷就高抬贵手吧。

整首诗妙在"看破不说破",通篇都在描写萧条景象,但每个细节都在为最后的民生呼吁铺垫。诗人像一位沉默的导游,带我们看尽荒山破寺后,轻轻叹了一句"百姓不易",便胜过千言万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