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苏文忠公祠

遗像层台烟雾中,瓣香几度仰高风。
遥遥禁院金莲烛,落落天涯白鹤峰。
两赋至今留赤壁,三言当日副丹衷。
高才自古多萋菲,翘首嶙峋听晓钟(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一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民国诗人张其淦为纪念苏轼而作,表达了对苏轼才华和人品的敬仰,同时也感慨他坎坷的命运。

首联"遗像层台烟雾中,瓣香几度仰高风":诗人来到苏轼祠堂,看到他的塑像在烟雾缭绕中若隐若现,多次焚香祭拜,表达对这位伟人的崇敬之情。"高风"指苏轼高尚的品格。

颔联"遥遥禁院金莲烛,落落天涯白鹤峰":用对比手法写苏轼的人生际遇。"金莲烛"指他在京城受皇帝赏识的辉煌时刻,"白鹤峰"则是他被贬惠州时的住所。这两句展现了苏轼从权力中心到天涯沦落的巨大人生落差。

颈联"两赋至今留赤壁,三言当日副丹衷":赞美苏轼的文学成就。"两赋"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三言"可能指他正直的言论。说明虽然仕途不顺,但他的文章和正直品格永远流传。

尾联"高才自古多萋菲,翘首嶙峋听晓钟":发出感慨,自古以来有才华的人常遭嫉妒诽谤("萋菲")。"嶙峋"形容苏轼刚直的品格,最后"听晓钟"的意象,既写祠堂环境,也暗含历史会给予公正评价的深意。

全诗通过时空交错的手法,将苏轼的文学成就、政治遭遇和人格魅力融为一体,表达了后世文人对这位天才的无限追思。诗中既有对苏轼命运的同情,更多的是对其不朽成就的礼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