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抚公陈静斋同登慧山韵

无事肩舆日到山,倚栏偏爱上池泉。
雨馀林鸟声犹涩,春老溪花色尚妍。
簪绂喜同嘉燕地,风涛久谢乞归年。
纪游须仗名公笔,净扫苍苔石上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陈静斋同游慧山的闲适时光,展现了自然美景与文人雅趣的融合。

首联"无事肩舆日到山,倚栏偏爱上池泉"写诗人悠闲地乘轿登山,最爱倚靠栏杆欣赏山间清泉。一个"闲"字点出全诗基调——这是远离公务烦扰的放松时刻。

颔联"雨馀林鸟声犹涩,春老溪花色尚妍"用细腻的笔触捕捉山间细节:雨后鸟鸣带着湿润的涩音,暮春时节溪边野花依然明艳。这两句通过声音与色彩的对比,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颈联"簪绂喜同嘉燕地,风涛久谢乞归年"转入抒情。诗人欣喜能与友人(簪绂指官员)共享这美好时光,也感慨自己早已放下官场风波(风涛喻仕途险恶),多次请求归隐。

尾联"纪游须仗名公笔,净扫苍苔石上镌"将诗意推向高潮:这样美好的游历需要名家题咏,他们甚至清扫青苔准备在石上刻诗留念。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文人雅士对山水之美的珍视。

全诗就像一组山水镜头:从乘轿进山、听鸟观花,到煮茶题诗,既有"雨馀鸟声涩"这样精妙的自然观察,又饱含"久谢乞归年"的人生感悟。诗人用清丽的语言,把一次普通的春游写得充满诗意,让读者看到古代文人如何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慰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