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友人柬问螺阳风土①

问俗竟如何,家家茅结庐。
有村皆种竹,无地不通车。
秉穗赓多稼,鸡豚乐比闾。
但令安作息,海宇即豳居(杨永智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淳朴安宁的乡村生活图景,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开头用问答形式引出主题:有人问螺阳这地方民风如何?诗人回答得很生动——家家住着茅草屋,每个村子都种着翠竹,道路四通八达能行车。这些白描式的句子像镜头一样,瞬间让我们看到这个依山傍水的村落:简朴的茅屋透着自然气息,成片的竹林增添雅致,发达的道路又显示着便利。

中间两句更具体地写生活场景:秋收时稻穗沉甸甸铺满田野,村落里鸡鸣猪叫其乐融融。这里用"赓"(延续)和"乐"两个字,把丰收的延续性和邻里和睦都写活了,仿佛能闻到稻谷香,听到家畜欢叫。

最后两句是诗眼:只要百姓能安居乐业,这海边小村就是世外桃源。"豳居"借用《诗经》里描写理想田园的典故,但诗人说得特别接地气——不用刻意追求奢华,简简单单的劳作生活就是最理想的状态。

全诗像一幅水墨画卷,没有华丽辞藻,却用种竹、茅屋、稻穗这些典型意象,勾勒出让人向往的田园牧歌。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在今天快节奏的社会里,这种"简单生活就是福"的智慧依然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