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

远水平如席,远山高于枕。
江水吞天来,群山赴江饱。
江树排圆荠,江云浴烂锦。
横江剪一帆,削耳风凛凛。
回望海门烟,日出金波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江景图,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画面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开头两句“远水平如席,远山高于枕”,用日常物品作比:远处的江水像铺开的席子一样平坦,远山比枕头还要高。这种比喻让宏大的自然景观变得亲切可感。

接下来“江水吞天来,群山赴江饱”两句最有气势。诗人说江水仿佛要把天空吞没,而群山像饿了一样扑向江水要吃饱。这里用拟人手法,把江水和群山写得活灵活现,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力量。

“江树排圆荠,江云浴烂锦”继续用比喻:江边的树木排列得像圆形的荠菜(一种野菜),江上的云霞像浸泡在绚烂的锦缎中。这些比喻既形象又带着几分俏皮。

“横江剪一帆,削耳风凛凛”突然把镜头拉近:一叶扁舟横渡江面,凛冽的江风刮得耳朵生疼。这里从宏大场景切换到细节描写,让画面更有层次感。

最后“回望海门烟,日出金波淰”以日出作结:回头望去,入海口笼罩在晨雾中,朝阳把江面染成金色。这个结尾温暖明亮,与前面凛冽的江风形成对比。

全诗就像一部风景纪录片,有远景有特写,有静景有动感。诗人用家常的比喻写壮丽山河,让普通人也能感受到江景的壮美。最妙的是他把自然景物写得像有生命一样,江水会“吞”,群山会“赴”,云霞会“浴”,这种写法让整首诗充满灵动之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