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长乐台晚望偶成)
正枝头荔子,晚红皱、袅熏风。对碧瓦迷云,青山似浪,返照浮空。高台称吟眺处,□繁华、清胜两无穷。帘卷榕阴暮合,万家香霭溟濛。
年光冉冉逐飞鸿。叹雨迹云踪。渐暑退兰房,凉生象簟,知与谁同。临鸾晚妆初罢,怨清宵、好梦不相逢。看即天涯秋也,恨随一叶梧桐。
年光冉冉逐飞鸿。叹雨迹云踪。渐暑退兰房,凉生象簟,知与谁同。临鸾晚妆初罢,怨清宵、好梦不相逢。看即天涯秋也,恨随一叶梧桐。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夏日傍晚的南国风光,以及诗人孤独怅惘的心境。
上片写景:
开篇用荔枝起兴,枝头荔枝被晚风吹得微微发皱,散发着果香。接着用一连串生动的比喻:青瓦屋顶像蒙着云雾,远山如波浪起伏,夕阳余晖仿佛漂浮在空中。诗人站在高台上眺望,眼前是繁华都市与自然美景交融的无限风光。暮色中榕树阴影渐浓,万家灯火在炊烟中若隐若现,宛如水墨画般朦胧。
下片抒情:
时间像飞鸟般匆匆流逝,诗人感叹自己如雨过云散般漂泊无定。随着暑气消退,凉席生寒,却无人共度这清凉时光。傍晚梳妆完毕,却怨恨漫漫长夜连个好梦都难寻。眼看秋天就要到来,那飘落的梧桐叶,仿佛载着诗人无限的愁思。
全词妙在:
1. 用荔枝、榕树等南方特有风物,营造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2. 通过"晚红皱""碧瓦迷云"等新颖比喻,让寻常景物变得鲜活
3. 以乐景写哀情,繁华景象反衬出孤独心境
4. "恨随一叶梧桐"的结句,将抽象愁绪具象化,余韵悠长
这首词就像一幅有声有色的南国晚晴图,在美景中暗藏着一个漂泊者"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