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妻子送别丈夫出远门时的复杂心情,语言直白却情感深厚,像一封古代版的"临别家书"。
前两句是妻子的内心独白:丈夫之前去北方(游燕)发展不顺利,现在又要去中原(中州)闯荡,她既心疼丈夫可能再次白费力气,又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难过。这里用"枉自怜"三个字,把妻子既想支持丈夫又充满担忧的矛盾心理写得特别真实。
中间四句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把丈夫比作战国时落魄的苏秦(苏季),把自己比作东汉贤惠的孟光。但她说自己比不上孟光贤惠,这种谦虚反而更显深情。接着算了一笔时间账:丈夫这一走至少三千里,要四五年才能回来。特别打动人的是括号里那句"方舟云,此行以五年为期",像是突然插入的日记备注,让离别显得更具体更揪心。
最后两句的告别场景最精彩:妻子求丈夫别在车站(离亭)唱送别的《折柳》曲,因为怕自己会当场哭出来。这种"怕流泪所以不让唱"的心理,比直接写流泪更有感染力,让我们看到古代女性在离别时既要强忍悲伤,又忍不住流露真情的真实状态。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妻子拉着丈夫的手说家常话,但每一句都透着牵挂。最妙的是把"五年之约"这种生活细节写进来,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当时那对普通夫妻在离别车站的体温和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