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梅仙观

尝读子真传,掩卷屡长叹。
如何忠正资,适在元成间。
危言论时政,条畅穷根源。
直节破奸胆,愤气冲儒冠。
上书辄报罢,九九惭齐桓。
是时公卿辈,曾不为厚颜。
雄文灿方册,至今日星攒。
深机识祸福,拂衣九江干。
一朝弃妻子,变姓抱吴关。
位卑而言高,自古为尤难。
斯人能保身,出处何其艰。
繄子偶得邑,驾言谒仙坛。
坛侧千丈松,凛凛清风还。
寿春下新诏,高蹈翠琰刊。
壁间罗隐记,中理极可观。
当年康乐公,游览遍名山。
云何此佳迹,未被金石言。
真人久怅望,伫看西飞鸾(以上宋杨智远《梅仙观记》)。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梅福(字子真)的汉代官员的故事,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正直公务员的无奈人生"。

开头说作者每次读到梅福的传记都忍不住叹气——这么正直有能力的人,偏偏生在汉元帝、成帝那个腐败年代。梅福像职场愣头青一样大胆批评朝政(危言论时政),文章写得条理清楚(条畅穷根源),刚正不阿的性格能把贪官吓破胆(直节破奸胆)。但领导根本不听劝(上书辄报罢),同事们也都厚着脸皮混日子(曾不为厚颜)。

中间讲梅福的机智:他看出官场危险(深机识祸福),果断辞职跑路(拂衣九江干),连老婆孩子都不要了(一朝弃妻子),隐姓埋名当保安(变姓抱吴关)。这里用"位卑而言高"点出核心矛盾:小人物说真话自古以来就是高危行为。

最后写作者去梅福当年隐居的道观参观:千丈松树像梅福的精神一样挺立(凛凛清风还),新立的纪念碑(翠琰刊)和墙上的题记都在纪念他。结尾用了个对比:连爱旅游的谢灵运都没发现这个好地方,暗示梅福的事迹差点被历史埋没。

全诗用现代职场来理解就是:一个能力超群的公务员,因为不愿同流合污被迫离职,最后成了民间传说。作者通过参观纪念馆,既敬佩他的骨气,又感慨好人难做。最打动人的是那句"位卑而言高,自古为尤难",今天打工人看了都会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