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使臣前往远方异国的情景,表达了对使命的坚定和对归期的期待。
首句“虽言穷北海云中”,意思是尽管目的地遥远,位于北海和云中这些边陲之地。这里用“穷”字强调了路途的艰险和遥远,给人一种跋涉千里的感觉。
第二句“属国当时事不同”,指的是这次出使的国家与以往的情况不同,可能暗示着任务更加复杂或形势更加严峻。这里的“属国”指的是被派遣的异国。
第三句“九姓如今尽臣妾”,说的是如今那些异国的部族都已经臣服于中央政权。“九姓”可能指的是多个部族或民族,这里用“臣妾”来形容他们对中央的依赖和顺从。
最后一句“归期那肯待秋风”,表达了使臣对归期的急切心情。他不愿意等到秋风起时才回来,而是希望尽快完成任务,早日归国。这里的“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使臣的使命和对归期的期待,展现了他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任务的坚定和责任感。诗人用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国家的忠诚。
赵嘏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