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寄云林

栖神之山云雨齐,雪消春水涨横溪。
长松正与层楼对,高士还同独鹤栖。
每见迂名嗤薄俗,绝无尘事恼清闺。
燕游一月不归去,应爱竹林莺乱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清幽自在的隐士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超脱世俗的情怀。

前两句写景:山间云雾缭绕,春雨与山雪消融,溪水上涨。这里用"栖神之山"形容这座山仿佛有神灵居住,暗示环境清幽神圣。"云雨齐"和"春水涨"生动展现了冬去春来的自然变化。

中间四句写人:高大的松树正对着多层楼阁,高洁的隐士与独鹤相伴而居。诗人常常嘲笑那些追逐虚名的人,自己却过着远离尘世烦扰的清静生活。"高士"与"独鹤"的搭配,凸显了隐士孤高纯洁的品质。

最后两句写生活情趣:在这里游玩一个月都不愿离开,只因太爱竹林里黄莺的婉转啼鸣。"燕游"指悠闲地游玩,"莺乱啼"的"乱"字不是贬义,而是形容鸟鸣声此起彼伏的热闹景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愉悦。

全诗通过山水、松鹤、竹林、莺啼等意象,构建出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意境。诗人用对比手法(长松对层楼、高士对独鹤)和动静结合(溪水流动与莺啼),既展现了自然的生机勃勃,又表达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为名利所累,沉醉于自然之美的闲适心境。

0